欢迎来到马鞍山家政! 服务热线:
首页 >  新闻动态 >  常山县深化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“领跑者”行动三年实施方案(2021-2023年)

常山县深化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“领跑者”行动三年实施方案(2021-2023年)

作者:常山县人民政府发布时间:2022-05-09 08:24:47

 为深化推进家政服务业“领跑者”行动,更好发挥常山县试点示范引领效应,促进“常山阿姨”品牌化、规范化发展,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,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,特制定本方案。

  一、主要目标

  通过未来三年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“领跑者”行动,接续并新增扶持措施,推动“常山阿姨”员工化管理,鼓励职业院校加强家政相关专业建设,加快家政服务与养老、托育等产业融合发展,提升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,促进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,不断优化“常山阿姨”发展环境,增强“常山阿姨”品牌影响力。到2023年,完成常山阿姨培训9000人次,带动农民增收9亿元。

  二、重点任务

  (一)推动“常山阿姨”员工化管理

  1.规范家政企业准入门槛。严格家政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,加强对家政企业的监管,有效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。积极引入家政领域龙头企业、诚实守信企业。

  2.实行“常山阿姨”员工化管理。围绕“岗前有培训、劳动有合同、工作有保险、维权有保障”目标,鼓励家政服务企业与“常山阿姨”签订劳动合同,进行员工化管理。

  3.鼓励AB岗派遣方式。鼓励家政企业突破“住家保姆24小时在岗模式”,开展“常山阿姨AB岗”服务模式,探索家政从业人员实行轮班制度,引领“常山阿姨”职业化发展。

  4.规范用工合同示范文本。引导家政企业与消费者、常山阿姨签订三方劳动合同或家政服务协议,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,明确服务内容清单、服务要求,规范签约履约行为,维护各方当事人权益。鼓励家政企业、消费者及常山阿姨通过“常山阿姨数智服务平台”进行网上签约,使用电子合同。

  (二)丰富“常山阿姨”服务内容

  5.扩大“常山阿姨”范围。在原先“常山阿姨”的基础上,吸收酒店服务员、餐厅(馆)工作人员、物业工作人员、厨师、钟点工等人群,推动家政服务业与酒店业、养老产业等融合发展。

  6.优化家政供给方式。持续推进家政服务业与智慧社区、养老托育等融合发展,优化提升社区生活服务圈,构建家政社区示范性消费场景。通过“常山阿姨数智服务平台”开展在线预约、上门服务、便捷支付等一站式服务。

  7.开展家政志愿活动。结合群众实际需求,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,积极举办“阿姨为你办实事”“红色家政”等主题活动。

  8.为重点人群提供家政服务。鼓励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,为困难群众、特殊群体提供“常山阿姨”上门家政服务,解决与不同人群特点相适应的服务供给缺乏问题。

  (三)深化“常山阿姨”品牌建设

  9.注册“常山阿姨”商标。对“常山阿姨”品牌进行商标注册,并更新百度百科词条名,进一步树立“常山阿姨”良好品牌形象。

  10.制定“常山阿姨”品牌保护方案。提升“常山阿姨”的知名度,对损害“常山阿姨”品牌形象、信誉的行为进行干预和打击。

  11.参加家政行业交流活动。积极组织“常山阿姨”参加行业博览会、家政文化宣传、品牌推荐等活动,学习交流家政行业发展经验、研讨家政行业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,全面提升“常山阿姨”品牌影响力。

  (四)提升“常山阿姨”职业素养

  12.实施家政培训提升行动。严格推行新上岗“常山阿姨”岗前培训制度。统一规范初、中、高级培训标准,增加心理学、家庭教育学等培训内容。鼓励在岗“常山阿姨”每两年至少得到1次“回炉”培训,确保平均每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。除基础技能培训外,鼓励增设常山阿姨职业经理人、常山阿姨政策宣讲员、家政师资培训班。

  13.鼓励开展家政学历教育。培育领跑学校,鼓励浙江省衢州数字工业学校、衢州市赛得前进技工学校进一步丰富家政类相关专业,扩大招生规模。与浙江树人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共建,进一步提升家政技能人才学历教育,切实培育“常山阿姨”优质型技能人才。

  14.深化家政服务领域产教融合。以“常山阿姨”学院的“政府+高校+龙头家政企业”三位一体培训基地模式为主,提升领跑企业实力。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,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,全方位搭建培养高素质家政技能人才的实践平台。

  (五)改善“常山阿姨”从业环境

  15.实行技能等级认定制度。积极推进家政服务人员技能等级认定,并对提升技能等级的“常山阿姨”给予相应奖励,鼓励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。

  16.扩大免费体检范围。在原有“常山阿姨”免费专项体检项目的基础上,进一步扩大免费体检范围,为通过“常山阿姨”技能鉴定并实际就业的家政服务员提供免费体验,并办理健康证。

  17.提高职业保障水平。完善维权服务机制,激活各地商会服务站功能,进一步开展法律行业商会会员结对阿姨模式,为阿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方位免费法律咨询和必要的法律援助。

  (六)引领“常山阿姨”数字化集聚化发展

  18.打造“常山阿姨”家政服务数字平台。依托“常山阿姨数智服务平台”,建立健全家政服务员全流程监管机制,实现培训-就业-认证-应用-政策奖励-评价反馈全闭环管理。

  19.科学谋划融合发展。推动“常山阿姨”与养老、育幼等未来社区生活服务业融合发展,积极融入渡口社区、芳村未来社区,完成“精细化、效率化、可靠化”的数字化布局。

  20.搭建区域间供需协作机制。与杭州、温州等劳动力输入地领跑城市建立“常山阿姨”供需协作机制。积极对接输入地家政服务需求,建立家政服务对接基地,实现劳务输出、家政培训、家政孵化+双创、行业交流等多项功能。

  (七)推动“常山阿姨”信用建设

  21.完善信用服务平台。依托“浙里办”“浙政钉”“常山U点通”等已有公共平台,加快推动家政服务业信用信息与“浙农码”等横向共享、与“浙里好家政”“享家政”等纵向对接。

  22.探索三方评价模式。探索建立家政企业、服务对象、常山阿姨三方评价互动,并对评价信息进行归集,实现家政信用记录“可追溯、可查询、可评价”。

  23.建设家政信用体系。加强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,包括“常山阿姨”诚信管理体系以及家政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设,对“常山阿姨”和家政企业实施守信主体“红名单”和失信惩戒“黑名单”制度。

  24.实行常山阿姨年审。通过“常山阿姨数智服务平台”,对通过常山阿姨技能鉴定和“五类档案”考核的“常山阿姨”实行年审制度,确保“常山阿姨”信用信息及时更新、随时可查。

  25.开展家政诚信宣传。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家政服务宣传活动。推动培训学校及家政院校组建讲师团,宣传“常山阿姨”的“三心三业”特色理念及家政服务行业美好前景,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进入“常山阿姨”队伍。

  (八)强化财政金融支持。

  26.强化经费保障。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基础上,积极支持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“领跑者”行动。在四省边际家政培训基地建设、“常山阿姨”技能培训、“常山阿姨”体检、员工制家政企业发展、数字化平台建设维护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

  27.实施“阿姨贷”专项金融政策。综合考虑“常山阿姨”个人的行业口碑、技能级别、从业年限及家庭历史信用等因素,原则上以信用贷款为主,授信额度10-50万元。“阿姨贷”利率原则上按同期同档次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。实际执行贷款利率超出基准利率的,超出基准利率30%以内部分由县财政给予全额贴息。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。

  (九)推动“常山阿姨”管理标准化

  28.建立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。进一步完善《常山阿姨管理规范》《常山阿姨诚信评价规范》《常山阿姨培训规范》以及《常山阿姨管理服务体系》,全力打造浙江省标准化试点项目。

  29.持续开展认证工作。联合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开展“常山阿姨”认证,创新实施异地认证,制定《常山阿姨认证标准》,争取建设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认证基地。

  三、保障措施

  1.加大激励力度。鼓励五一劳动奖章、五一巾帼标兵、三八红旗手、巾帼建功标兵等评选政策向“常山阿姨”倾斜,将“常山阿姨”纳入工匠评选范围。每年开展“十佳常山阿姨”、最美巾帼家政故事、家政服务类技能竞赛等相关活动,加大宣传力度,树立“常山阿姨”职业信心。

  2.强化组织领导。成立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“领跑者”行动工作领导小组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。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品牌深化、项目推进、政企联动、向上对接等具体工作,指导“常山阿姨”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工作。各成员单位建立相应工作推进小组,落实专人负责。

  3.加强配合协作。“领跑者”行动试点工作,涉及家政技能人才培养、农民增收、宣传推广、规范管理等一系列工作。建立和完善“领跑者”行动试点工作目标责任制,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、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落实体系,合力推进家政行业发展。

  4.注重宣传引导。各新闻媒体制定“领跑者”行动试点工作宣传计划,开辟专栏、专题,利用报纸、电视、微信等多载体、多方位进行宣传。各乡镇(街道)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发动活动,引导广大群众关心关注“常山阿姨”提质扩容“领跑者”行动工作。全县面上加强典型引领,及时总结和推广有效经验做法,确保“领跑者”工作跑出成效、跑出亮点。